“金丝缠碗”大柳面

发布时间:2023-03-02 来源: 山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作者:佚名

  大多地方小吃的名号都缘其地名而起,大柳面也不例外。德州市宁津县城往北10公里处有个大柳镇,此面就是这个镇上的张家面铺所创,因此得名。巧的是这面的颜色居然颇似初夏嫩黄的柳叶,“地利”加上“色和”,所以大柳面的名称便非它莫属了。

  关于大柳面的来历,坊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泰山脚下居住着一个叫石敢当的石匠,力大无穷且心地善良。因为平日里常常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石敢当不但深得当地百姓爱戴,还感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为了表彰这位石匠,特封他的三个女儿为神仙,并让三个女儿以掷绣花鞋为准,落到哪里就分封在哪里。大女儿的绣花鞋恰巧就落到了大柳镇,于是玉皇大帝便在大柳镇为其修建了天仙圣母殿,当地百姓尊称她为云霄圣母。

  明朝时,燕王朱棣扫北行至宁津,命部下将青壮男丁征集入伍,其他人等皆斩尽杀绝,杀害无辜百姓甚众。大军行至大柳镇附近,云霄圣母为了让一方百姓不遭涂炭,变身为一个农妇拦住了燕军去路,并巧用妙计感化了燕王,才保全了全镇人的性命。后来,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大军攻到济南时遭到了拼死抵抗,被迫北撤,行至大柳镇时,燕军兵困马乏,只得扎营休息。时值8月,天气炎热,燕军又饥又渴,老百姓为了感谢当年燕王的不杀之恩,把各家各户的白面、菜蔬集中到天仙圣母殿,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们为燕军做了一道当地群众用以招待贵客的面食。燕王竟一下吃了两大碗,食后顿觉心旷神怡、精神倍增,便问这叫什么面,老百姓借机请燕王赐名。燕王沉思片刻,说:“这面细若柳丝,色如柳叶,又产于大柳,就叫大柳面吧。”从此,大柳面在当地百姓中流传开来。

  尽管当地百姓也知道这只是传说,但却津津乐道,因为一种美食一旦跟美丽的传说连在一起,便顿时有了别样的味道。

  大柳面因其细如粉丝且韧而不断,盛在碗中犹如金丝盘绕,故有“金丝缠碗”之美誉。大柳面夏季可凉吃,冬季可温吃,四季皆宜,快捷方便又物美价廉,因而在鲁北乃至冀南广受青睐,“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去保店”,这句流传在这些地区的俗话,讲的就是宁津县的三大名吃:长官包子、大柳面、保店驴肉。

  但凡面食中的精品,面粉的选择都十分讲究。大柳面须以上等精粉为原料,并根据季节不同加不等量的碱和盐。和面时,冬季用温水,夏季用冷水。面和好后擀成薄片,再撒上一层醭面,醭面并非小麦粉而是细箩滤过的玉米粉,以增加面条的层次感。接下来就是切条了,这也是最见刀工的一道工序,要轻按快切,切成后双手一托,撒开如网,搭杆如丝,手缠成缕,梳而不乱。下锅时,手持面条,如提纲撒网,呈扇面状下至水滚开的锅内,开锅后,稍加凉水一打,再一翻一滚,便迅速捞出。这叫溜煮,可使细如粉丝的面韧而不断。

  面装在碗里,晶莹透明,状如弓弦,轻轻用筷子挑起一束,入口一尝,直觉绵软柔韧、润滑异常,怎一个爽字了得。

  别急,这一口只是尝尝而已,真正享用大柳面还须拌上卤子同吃。卤子有炸酱卤、肉卤、麻酱卤、海鲜卤、鸡蛋卤5种。炸酱卤即取黄豆酱、小磨香油各半调匀,加花椒、大料文火炙熬,直至豆酱酥散成粒;肉卤的主要调料是肉丁和卤汁,并配以豆芽、青豆,以及鲜嫩的香椿芽;麻酱卤的配料则是芝麻酱、香椿芽、黄瓜丝、蒜泥以及香醋等;海鲜卤和鸡蛋卤较简单些。5种卤子整齐地排在面的周围,食客以自己口味随意加入即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