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最老侨刊今年98岁

发布时间:2019-04-25 来源: 作者:

  本月初,江门市新会区侨联与新会区侨刊乡讯协会联合主办了新会百年侨刊乡讯文化展。这是首个在广东省县级市举办的侨刊乡讯展,不仅得到了众多侨届领导、学者的支持,还吸引了不少热心华侨诸如马观适先生的参与。据介绍,全国首份乡讯也是在新会诞生,距今已超过一百年的历史。

  “侨刊乡讯的发展史从侧面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研究侨乡文化的一个重要证据。”新会侨刊乡讯协会会长黄少玮表示,一百年来,新会的侨刊乡讯跌跌撞撞,经历停刊、复刊,但一直保持着向前发展。“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可以描述侨刊的顽强精神,也是新会一代代华侨及乡亲的顽强精神。”

  这些走过了百年历程的侨刊有哪些,它们又是怎样维持到今天的?让我们来了解下新会民间侨刊的那些“侨事”。

  首份侨刊

  《五邑星期报》于香港诞生

  新会区是著名的侨乡,拥有80多万旅居港澳台以及遍布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乡亲,而侨刊乡讯就是华侨同胞联系、了解家乡的重要纽带。

  据介绍,新会是中国最早创办侨刊乡讯的地区之一。清光绪年间,大约在1908年前,新会人莫子岑在香港创办了《五邑星期报》,至今已超过100年历史。此后,《冈州星期报》、《新小侨报》、《冈州日报》等30多份侨刊乡讯先后问世。目前,仍然有《新会侨刊》、《新会侨报》、《文楼月报》等12家侨刊乡讯在正常出版。

  据统计,新会的这些侨刊杂志类全年发行89500份,其中有近3万本发行至港澳、海外地区。报纸类全年发行183万多份,发往海外15多份,起到了密切联系海内外文化交流的作用。

  最老侨刊

  98岁《文楼乡音》获乡人点赞

  文楼月报,现改名《文楼乡音》,是新会目前还在出版的一份最老的侨刊。这份创办于1918年一季度一期的刊物,诞生地就在新会区古井镇文楼村。

  据了解,古井镇文楼村是广东著名侨村,旅外乡亲众多。当时,这些旅外乡亲急切希望得到家乡的讯息,家乡的有识之士便组织人力筹集资金,创办了这份刊物。《文楼乡音》也经历过停刊复刊,但却发行了世界五大洲的十一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新闻出版著名人士吴冷西就是古井文楼村人,他曾经在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上称赞这本来自家乡的“集体家书”。这份刊物促进了改革开放后文楼的建设,从重修素有“文笔”之称的“文炳阁”、扩建文楼中小学,到全村自来水工程、吴氏宗祠修缮、整治村容村貌等工程,乡人称它都起着重要作用。

  办刊经费

  资金全部由民间自行筹集

  据了解,100多年来,新会侨刊得到了广大港澳和海外华侨华人乡亲及众多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赞助,其主要经费来源大部分就是来自侨胞的捐助。

  比如《沙堆侨刊》,其创刊时是由该镇沙西村莲塘里廖益吾先生出钱,并组织人力主办。刊物出版得到海外侨胞喜爱后,不少侨胞就纷纷捐钱回来支持继续出版。《独联侨刊》也是经海内外乡亲倡议、捐资,共同协作创办的,此后这个捐资也成了刊物经费的来源。

  为了确保资金收入、使用公平公开,这些侨刊都在每期的刊物上刊登财务收支状况,这也成了侨刊内容的一个重要特点。

  登载内容

  除了“晒账单”还有服务信息

  黄少玮称,他在调研乡镇侨刊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乡镇侨刊资金累计盈余和上期余额基本一致,有些甚至还会增加。“按道理,出完一期刊物,资金是会减少,这表明它们拥有稳定的资金,也反映了海外乡亲对家乡的认可与信任。”因为资金是自行筹集,这些办刊人员都不在编制,也没有劳动报酬,他们大多是退休教师、干部和老侨务及文化人,年纪在60岁—80岁。虽然如此,他们仍然奋战在一线,认真为海外乡亲传递家乡讯息,一代又一代,延续了百年。

  作为集体家书,这些侨刊除了“晒账单”外,也会有乡镇建设、侨胞动态、红白喜事等内容。“例如谁家娶媳妇、谁家老人去世了,这些琐事都会记录在内。”黄少玮称,侨刊除了反映家长里短,里面也有服务信息,例如上世纪40年代的一本侨刊,就记录着物价行情,大米、猪肉多少钱一斤,还有美元、港币、加币兑换人民币的价格。

  A 哪里侨刊最多?

  当推沙堆和古井

  共出版4份刊物

  黄少玮称,新会侨刊乡讯是广东侨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新会侨乡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先后问世的33份刊物可以看出,这些侨刊主要在新会区的古井、沙堆、大泽、崖西、罗坑及会城地区创办。其中,沙堆和古井最多,先后出版了4份侨讯刊物,这两个地区,也是新会最早出现侨刊的地方。而目前沙堆镇保留的侨刊最多,有3份发往海外。

  为何这些地区产生侨刊较多?黄少玮称,这几个地区是新会华侨外出较为集中的地方。以古井为例,乡人多去了美国、南美以及港澳地区,而古井同乡会也是海外较大的社团之一。

  “出华侨多的地方,一般比较穷且偏僻。为了谋生他们才选择离乡背井。”黄少玮称,从地理位置上看,古井和沙堆两镇位于两江出口,共同组成了一个独立的岛。另外,这也和当地重学、重教、重文的氛围有关。“知识文人多,而侨刊的创办离不开知识文人,古井镇的文炳阁就是当地崇尚文化的一个体现。”

  B 啥时办刊最多?

  辛亥革命后

  14年诞生18份刊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前后,是新会侨刊集中“出生”的年代。从现存最久的一份侨刊———古井镇的《文楼乡音》到该镇的《霞路侨讯》,1 4年间,新会共诞生了1 8份侨刊,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侨刊至今仍保留的还有8份。

  “这是辛亥革命爆发后,社会思想开始解放的结果。”黄少玮说,社会从封建禁锢中走出来,人们看到民主的曙光,华侨从以前低微、边缘的位置开始走到历史舞台中央。黄少玮称,当时辛亥革命的发动者梁启超等人,也是有“侨”的身份,而革命的资金也大多是侨资,辛亥革命间接带动了华侨文化的发展。

  在大环境的变化下,这些旅居海外的华侨也生出了思乡之情。他们既希望新政权能够富民强国,也希望因此能够提升他们在侨居国的地位。“为了加强联系,争取权益,他们也在海外成立了以地域性为主的社团。”黄少玮称,另外这些华侨在侨居国也有了一定的财富和地位,希望可以回馈家乡,并了解家乡动态。在这样的背景下,侨刊应时而生。随着这些侨胞陆陆续续捐资回乡,支持家乡建设,作为感恩与响应,乡人也多年一直坚持办刊。

  另外,两个创办侨刊比较集中的年代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及改革开放后,分别有4份侨刊诞生。黄少玮称,侨刊的发展史也是社会的发展史,它受着社会大环境以及政策的影响,但任何时候它都是“一封集体的家书”,承载着海外侨胞与家乡的感情。

  “任何人都可以看,都可以在上面交流互动。”黄少玮称,用最精炼的一句话概括,就是“烽火连着一百年,集体家书永不断”。